为什么北京天津之间隔着河北一小部分?
这里涉及的就是行政辖区的飞地问题,这种飞地多是历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交织的产物。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这一块飞地,大家一般都知道是河北省廊坊市,不过这一块也仅仅是廊坊市的一部分,包括其辖区内的三河市、香河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廊坊市的主城区并不在这一块飞地里面,而是在河北省主境内,今天的京津城际、京沪高铁都是经过的廊坊主城区,而非飞地三县市。
之所以会形成廊坊市所辖的三县市成为夹在北京与天津之间飞地的“奇观”,这还得追溯到建国以前。在元朝,以元大都为核心的河北、山东、山西,以及河南和内蒙古的一部分这一块区域是由中央政府的中书省直辖,在行省制度下这一大块也就叫做“中书省”。
到明朝,这一块有所缩小,称为北直隶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与南边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省区别
到清朝,南京的特殊地位被取消,直隶省从南北两处减少为一处,成为以今天河北为主要辖区的直隶省。因此从元朝起直至近代初期,北京、天津与河北仍是一体的行政区域。变化就发生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民国政府早期沿袭直隶省的行政区划,将隶属直隶省的地区整理划分为顺天府、渤海观察使、范阳观察使、冀南观察使、口北观察使五大行政单位。北洋政权的1914年将直隶省东北部(承德、朝阳、赤峰等)划出,单独设立热河特别区,并且单独将顺天府提出改为直隶中央的京兆区(平津地方),至此开始了“直隶省”在近现代的肢解过程。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废除京兆区,设立延续至今的“河北省”,但同年将其西北部的口北地区划归察哈尔省,平津地方改名为北平,设置直属于行政院的北平特别市,同一时期天津也成为行政院直辖市,之后由于相继作为河北省会的关系,北平、天津也曾一段时间降格为河北省辖市,有所反复,但大体上这已经奠定了今天华北平原北部三分天下的割据。建国后,随着北京与天津的行政区域扩大,特别是水库建设的需要,他们边缘的河北省辖区相继被划入这两个直辖市,比如今天北京的顺义县、延庆县、平谷区、通县(通州区)、房山县、密云县、怀柔县、大兴县、蓟县、宝坻县、武清县、静海县、宁河县。在北京与天津的区划扩张下,逐渐地就只剩下了中间的三河、大厂、香河残留在河北省内了,这块飞地最终在1973年显露成形。
其实飞地有各种类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首都国际机场,由于最开始建设时这一块地区还属于河北省,因而它成为北京市的飞地,挂靠于朝阳区。尽管1958年顺义划入北京市行政区域,但至今首都机场仍隶属于朝阳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知识青年下乡,还诞生了诸如双河农场这样远在黑龙江省的北京市飞地。
以前,天津是河北省省会,隔着的地方叫廊坊,其中包括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燕郊镇,他们都属于廊坊管辖。天津变成直辖市后,廊坊被当作京津地区隔离带使用,廊坊口音和天津武清区都是偏北京口音,廊坊目前是河北省比较富裕的城市,武清也是天津发展最好的新区,京津隔着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离谁都特远,经济效益发展不是很好!
因为过去天津是河北省省会,隔着的地方叫廊坊,其中包括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燕郊镇,他们都属于廊坊管辖,天津变成直辖市后,廊坊被当作京津地区隔离带使用,廊坊口音和天津武清区都是偏北京口音,廊坊目前是河北省比较富裕的城市,武清也是天津发展最好的新区,京津隔着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离谁都特远,经济效益发展也不好,谁也不愿意要,只能河北收底了、因为它谁也惹不起
正如已经有答友指出的那样,这些飞地都是京津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从河北拿走土地之后出现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历史地理的一种结果与表现。
河北因为完全包围着京津,地位显得很重要,但是同时也很尴尬。因为与首都和直辖市的行政差异分明,边界清晰,所以形成很多对比鲜明的由行政区划的差异导致的地理上的、待遇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可以是分界处的检查站,也可以是社保医保上的高峰与深渊的对比。
这样河北的这些与京津相邻的地区,都有一种强烈的对首都和直辖市的向往与归心之意,无论是经济行为还是人才去向抑或是文化向心力,省会对它们的吸引力影响力都几近于无。这实际上对河北的综合发展不利,并且这种不利的诸多后果已经出现。而雄安新区出现之后,河北的这种围绕京津多“飞地”的状况就更明显了。
这也就是现在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原因,是对这种倾向的一种节制。然而从实践来看,道路可能很是漫长。
同样是一体化,是不是可以让京津把包括这些飞地在内的更多的河北地区,如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地区直接纳入它们的区域范畴,行政上划归它们直接领导?
打开地图看看不难发现以前的延庆密云通县现通州都用水厍唯独三河这地方就没有水库同样也就改变了三河的归属位置了在看看天津外围的地方都有水库而这些地方以前都归属河北可想而知以前的京津是多么的小不只如此现在庆云县以前同样是归属河北现在也是归属山东德州了当然不能只说这些同样以前的省会热河现承德市.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市也都一一归属了河北以前的山东清河城也划归河北不管归属那里只有人民过的好就行吧
为什么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北约不敢灭它?
俄罗斯在欧洲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原来是德国的领土,二战中被苏联占领,战后割让给了苏联,苏联解体以后就成为俄罗斯的国土。
加里宁格勒就像一把匕首插入欧洲的腹地,这里也成为俄罗斯对抗欧洲的前沿阵地,所以俄罗斯也十分重视加里宁格勒的防卫。苏联时期曾把波罗的海舰队驻地设在加里宁格勒,现在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一些中短程的防空导弹系统。
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始于二战以后,北约当时成立的目的就是针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北约与苏联的冷战对抗贯穿整个冷战时期,直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继承了苏联庞大的核武库和军事力量,这也使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虽然北约当初就是针对苏联成立的,北约与苏联(华约)的对抗也很激烈,但是两大集团最激烈的对抗要数古巴导弹危机了,古巴导弹危机差一点酿成世界核大战。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虽小但重要。如果看整个欧洲的版图,加里宁格勒就像一枚钉子,死死插在欧洲中部至关重要的节点上。它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可以用“唇亡齿寒”来形容,以至于该地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最重要的桥头堡。它对俄罗斯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抵近中西欧,抗美的最前线。加里宁格勒地方不大,战略位置却无比凸显。在加里宁格勒周围,都是一群虎视眈眈的对手。北部和北欧三国隔着波罗的海相望,东部部跟立陶宛接壤,跟东部方向的俄罗斯本土对波罗的海三国形成包围态势。东南和白俄罗斯接壤,互为支援。南部接壤波兰。以加里宁格勒为中心,方圆500公里内,驻扎有大量美军部队,俄罗斯利用战术导弹即可打击美军和北约,因此加里宁格勒成为北约的“眼中钉”,是俄罗斯插在北约军事防御线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是俄罗斯镇住北约军事威慑的关键节点。真若爆发战事,加里宁格勒必然首当其冲。双方在这个地区将会付出重大代价。
二、接触中西欧,获取先进技术。因为加里宁格勒的位置突出,决定了其会备受关注。俄罗斯不仅将加里宁格勒作为军事重镇来建设,也将其作为一个经济特区来建设。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区,这里离西欧最近,因此也是俄罗斯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加里宁格勒继续往西便是德国、丹麦、法国等,而在北部的波罗的海,德俄共建的“北溪-2”天然气工程也近在咫尺,因此,俄罗斯在这个地区加强同西方的接触,以便获取更多相关技术和情报。因此其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商贸意义。
正因为加里宁格勒对俄罗斯如此重要,导致北约对其“如坐针毡”,换言之,北约一旦跟俄罗斯发生冲突,加里宁格勒便是首要打击目标。但目前为止,北约呈现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不敢对加里宁格勒动武。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飞地”虽小,战力强悍。波罗的海舰队的驻地和司令部就在加里宁格勒,周围的波罗的海三国和北欧三国,均无法在海上力量上直接挑战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从这里出发的潜艇可以直接威胁英国海军。驻守加里宁格勒的俄军第四防空集团军,掌握包括苏-27在内的新式战机,具备和周围北约国家争夺制空权的能力,如果没有美军,加里宁格勒的空中力量会对周围北约国家形成“泰山压顶”之势。而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最新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因此加里宁格勒是俄军的前沿战术进攻点,北约的军事目标和主要地区全部在“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范围内,因此北约并不敢对加里宁格勒动武。
二、俄本土挥动“核大棒”,北约敢怒不敢言。如果加里宁格勒只是一个小小国家,便做不起惊涛骇浪。但其东南部和白俄罗斯接壤,经过白俄罗斯便是俄罗斯本土。俄军手中有着强大的核武装力量,依靠挥舞这根“核大棒”,俄罗斯对北约大多数国家形成实际的优势。大多数北约国家害怕“核阴云”笼罩。
三、北约“心不齐,人不济”。俗话说“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心不齐”。这就是目前北约的一个真实写照。前有特朗普和马克龙的互撕,后有默克尔对特朗普的不满,抗疫期间又有意大利不满欧盟对其冷漠的态度,北约内部“老欧洲”和“新欧洲”互不对眼。当前德法英三国军力逐步下降,其他国家忙着诸多国内事务,无暇顾及更多的对抗。而“新欧洲”势力的波兰等国,却不顾自身地缘政治利益与俄罗斯对抗。人心不齐的情况下,北约部分国家并不想承担对俄冲突的巨大风险。
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仅存的欧洲“飞地”,对西方和俄罗斯都极为重要,一边视为威胁,一边视为“棋子”,牵一发而动全局。至于北约最终敢不敢动加里宁格勒,那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标签: 中国唯一的一块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