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应该是感恩节,为什么有人称之为鬼节?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业丰收秋尝祭祖,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七月半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之所以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以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据说中元之日,地官打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所以人们纷纷在中元节祭祀祖先,还有的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谢小悟空邀请,其实七月十五就是鬼节,是鬼界赦免罪行之日,也是鬼界开放之日,可以到处游荡,吸取人间美味之日。
中元节原本来自天官,地官,水官,称之为“三官’,后演变为"三元"。上元天官掌管天界,赐福于人类。中元地官,掌管地下,人类称之为阴界,赦免凶恶罪孽,为人平安保驾护航。下元水官,为人类消除灾祸厄运。
中元节既是感恩节,又是鬼节,鬼来自于人间死去的人们,既然鬼难得能有这样的节日,萧潇洒走一回,它们也渴望得到人类的善待,吸收人间美味。我们人类用感恩的心去回报它们,让它们感受人间的温暖,所以七月半祭拜先逝者也是尽我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当然用一个感恩的心去祭拜逝者,也一代又一代文明传承,至于鬼节到底存在是否,我们不去考究。信者则有,不信者则无,心灵得到安慰就行。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因为在十五这天,现代人也称“七月半”,是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结语:中元节,本来是类似清明节祭祖的节日。中国是一个重视祖先,重视孝道的民族,除这两个节日外,除夕前几天,也是需要祭祖的。 为什么称为鬼节,跟当时走了点偏路的道教有关系。。
中元节,也称盂兰盆会。俗称鬼节。每年
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超
度亡灵而举行这种法会。
这里有个公案:神通第一的目键连,
看到落在恶道正受着极大苦楚的母亲饥
饿难忍,如处倒悬。就备足食品,送到
母亲跟前,谁知一到她口中食物就变成
了烈焰,烧得她疼痛难忍。
目连就求释迦牟尼佛救助,佛就就
叫他在七月十五日即僧众安居终了之时,
中元节又交盂兰盆节。本是佛家超度亡魂的,做法事的节日,传到民间久而久之就成了鬼节。
上元为新年之初,为元宵节,中元是一年过半的意思。在这个时候也有祭奠先人的习俗。称之为感恩节也没错,可是先人都是往生了的人,大家都觉得人死后会成鬼,或是轮回。
更有黄泉路上,需要钱财打点鬼差的说法。还要使用钱财才能提前投胎或是享受好的待遇,于是在世的后人们纷纷在中元节这天大肆祭拜,
希望先祖能获得一个安生,也保佑家宅一切顺利,自然重视了。这也就是鬼节的由来。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作何解释?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名字是宋徽宗赵佶取的,他题上了瘦金体的清明上河图,再盖上了自己的双龙小印,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以上信息来源于清明上河图背后的金人张著跋文内容。因为张择端只有一件存世孤品,宋朝翰林画师名录里又没有张择端,如果没有这个人对这幅画的描述,后人将永远不知道此画名字、作者、年代,此画将成为无名之作。
图中卫兵开道,女眷坐轿,丈夫骑马,仆人手里还提着打猎的两只野鸡。
而后人对此画为何取《清明上河图》,比较简单的解释就是清明节,画中主仆一行人去河边,画里还有王家纸马店,卖扫墓祭品的,画中风景也是清明时节的味道,在宋朝清明节是个很大的节日,又称寒食节,全国放假7天,画中汴京因清明节放假而非常热闹,明朝内阁李东阳在其文献内记载,上河就是上坟的意思,而李东阳曾给《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诗,如果“清明”二字真是清明节的意思,那为何画景如此丰富,没有一座坟,几百个人物没一个是拜坟祭祀的表现,图中虽有春意,但也有不少人穿着短袖、光着膀子,也可能是秋天,“清明”与清明节相关有点牵强。
图中坐轿的和骑马的狭路相逢,惊了马和路人不说,败坏社会治安。
按照清明上河图的格局,不应该只画到进开封城就完了,后面肯定要画金明池,但现在没有了,画的前画应该有宋徽宗赵佶的签题和印章,开头也没了,有人说因为宋徽宗的真迹和印章太值钱被割成二幅画卖了,猜想众多,也只能说画有缺失,无法全面印证清明上河图之含义。但有一番比较深刻的解释,就是“清明”一词有天下太平的意思,东汉刘秀在位30年,曾用过清明一词夸自己,说百娃家给,政教清明,于是宋徽宗引用此句的“清明”二字,自我吹捧也是清明之世,而“上河”,当时汴京百万人口,全靠南方粮食通过汴河漕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汴河在北边,也叫上河,既然写汴河两岸风光,合起来就是“清明上河图”,意思是太平盛世之下汴河两岸的繁华风景,如果参照这个联想,还有点靠谱。
图中望火楼是空的,正常情况下应该屯兵驻守。
但是细细品味《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如此生动,除了盛世之下也有很多社会问题在里面展现,比如在桥上坐轿文官和骑马的武官在争道,互不相让,惊了马也吓着行人;城门口没有士兵防守,城楼上没有当兵的看守,就连望火楼上也空无一人,等于说城的防守形同虚设,街上几处军事重地全变成了饭馆、酒铺,商船满满大量囤积粮食,但没有朝廷官员看守,整幅画里的士兵有几十个,但没有一个有当兵的精气神,都是歪歪垮垮的,能看出汴京繁华的背后,北宋军纪松驰,战略防备非常差。这幅画张择端在献给宋徽宗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谏,在外有强患,社会又出现大的危机前题下,希望皇帝整治国家军事、治安等方面问题。
《清明上河图》被视作是国宝级的作品。但是,这幅画本身既没有名字,也没有作者署名。还是张著在卷后的提字,说这幅画是翰林张择端所作,并说到《清明上河图》和《西湖争标图》都是张择端所创作,因此后世人才得知此画之名。
一直以来,因为画上有宋徽宗所题的“如在上河春”之句,人们普通认为此图所描绘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清明上河图之名正是由此而来。但是,现在这种看法却渐渐引起了怀疑。因为图中并没有插柳、扫墓踏青、郊游等清明时节特有的风俗活动。
(上河图中赤膊男子)
相反,图中有驮着木炭的驴队,光着上身的儿童,拿着扇子或带着竹笠的人物,以及切开的西瓜和酒馆酒招上的“新酒”字样等内容。这样的场景明显不是清明节的时节,而应该是接近中秋。有人根据画中的城门楼推测,认为图画中描绘的应该是自“清明坊”到汴河口这一段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指的是清明坊,是地名。但是这种说法也只是臆测,同样找不到证据。
第三种说法认为“清明”二字,既非指时间,也不是指地名,而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因为所谓的“清明之世”,清明也是“治平”的意思,意味着天下大治。联系到张择端的身份是皇家御用画院待诏,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国泰民安。汴水向以汴水秋风为汴城第一景,所以作者选择了当时汴城最为繁华的汴水两岸入画。特别是图中店铺林立,茶馆中人来人往,而纸马店前却是门庭冷落,无人光顾,正意味着时当盛世,世界清平。作为进献给皇帝之物,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而鼓吹“歌舞升平”,这就比较符合情理了。
标签: 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