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为什么明13陵中只发掘定陵

ysladmin 13 0

为什么明十三陵里只有定陵被发掘了?

北京明十三陵中确实只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考古部门主动的打开了,而这次的开启皇帝玄宫,也成为了建国后唯一主动开启的帝陵,也是一起严重的毁古事件。说来这位万历帝也是替罪羊,倒霉催的,至于为何这样说,咱慢慢道来。

1950年代的时候,当时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极力主张挖掘明成祖长陵,准备在考古界搞一个大动静,毕竟长陵是整个十三陵的祖陵,也是十三陵中最气派,面积最大,规制最高,墓主人也是最传奇的,就这样,吴晗拉着郭沫若上书国务院,请求批准开挖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之后竟然被批准了,吴晗兴奋的拿着批准文书立刻组织了考古发掘队开赴十三陵,目标,长陵,长陵!

结果考古队到达长陵后,他们在宝顶处便开始的试掘,笔者亲自去过长陵,其后面宝顶地宫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怪不得当年考古队在这里忙了三天竟然连头绪都没搞清楚,更别说找到墓道口了,就这样前期的勘探工作只能草草收场。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为什么明13陵中只发掘定陵-第1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时吴晗和郭沫若并不死心,他们商量出第二套方案,就是暂时放弃长陵的发掘,先在十三陵找一个小一点的皇陵发掘试试手,这样把明代皇帝地下宫殿的规制搞清楚后,在向长陵发起“总攻”。于是他们就在长陵不远处的其他帝陵踅摸,说来也是万历帝点背儿,他的皇陵宝顶有一处在暴雨的冲刷下有些塌陷,考古队员立刻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觉得塌陷之处就是极好的突破口,于是,万历皇帝的定陵被盯上了。。。下面的事儿就不用多讲了,大家都清楚的,定陵的地宫惨遭毒手,被开启了。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突然爆出了这么一条重大新闻:

这消息一出,震惊了考古界,而定陵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被发掘的帝王陵墓。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为什么明13陵中只发掘定陵-第2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就向中央提交了挖掘明十三陵的计划,以期解开明代帝王陵寝之谜,同时也充实明史的研究。

当时走进考古学家视野的是十三陵中的“老大”——长陵。因为这座陵寝属于朱棣,不论从建造规模、技术还是考古价值来说都是最大的,所以专家们首先瞄准了这座陵。

其实挖掘前有很多学者表示了反对,认为应当让死者入土为安,而且咱技术也达不到,可最后挖掘还是被批准了。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为什么明13陵中只发掘定陵-第3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当专家们信心满满的在十三陵里挖掘长陵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专家们在长陵不停的挖掘,可怎么找都找不到地宫的入口,朱棣真是藏得太深了!难道他知道后人要来挖他的墓?!

感谢邀请!@悟空小秘书.

这个问题问的很到位额,其实啊,题主不知道发现没有,不但明十三陵只发掘了定陵,其它的皇陵都没有发掘过。当然有的误打误撞被发掘的除外咯,比如隋炀帝的陵墓,其实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在什么位置,是考古人员碰巧发现的。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成为什么考古界不发掘皇陵。这是考古界一段难以启齿的陈年往事了。小黑就随便侃一侃额。

其实定陵的发掘也不是由考古界发起的,那些发起定陵发掘的人,不算是考古人员哦。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定陵的发掘造成了很多丝织品和木器等一出土就被氧化了,后来由于民众除四旧又毁了不少文物。由于定陵发掘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后来再提议发掘别的皇陵就被周总理直接否定了。在那之后,考古界也不在发掘皇陵,对于各类遗迹以保护为主,就是为了科学研究,也是保护性发掘。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必删

其实按照当时的想法,是要把十三陵全部挖开了。本来的打算是先把朱棣的长陵挖开,不过长陵的规模大发掘难度大,找不到入口。而定陵是其中最好挖开,所以就先对定陵下手了。

发掘十三陵的想法,最初是吴晗和郭沫若提出的。这两位都是史学家,尤其对明朝的历史很感兴趣。为了更好的研究明朝的历史,所以提出了发掘十三陵的想法。他们最初的提议是把十三陵全都挖开,这个想法被上级批准以后就开始实施。

最开始计划是从长陵开始,不过长陵的规模大,开挖难度大。考古队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从那下手。后来就改变了计划,先找一个简单的练练手,总结一下经验,然后再回头来挖定陵。

考古队把十三陵转了一圈,发现定陵相对来说比较好挖,所以就先对定陵进行了发掘。但是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非常落后,地宫打开后大量的文物被氧化毁坏。再加上当年正值文革,处于破四旧的原因,地宫里的东西几乎都被毁掉。

出于这个原因,国家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去主动发掘任何皇陵。

定陵的考古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研究历史并建立陵墓博物馆为主要目的,有计划、主动发掘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皇帝陵墓。明朝定陵有十三座,为什么选择定陵作为发掘对象呢?说起来,这完全是历史的偶然。为什么说发掘定陵是出于偶然呢?那就得对发掘定陵的前后经过做一番梳理。

1955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力主发掘明陵。最初他选择发掘的是明成祖的长陵。他在《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到:长陵是十三陵首陵,殉葬品可能多于其他陵墓。通过对长陵的发掘,以活生生的事例与实物,进行历史探索,并可利用这些器物,进一步开展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史实的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毫无疑问,期望利用明陵里的出土器物,以进一步研究明史是发掘明陵的主要动因。而促成明陵发掘工作的是吴晗。吴晗是我国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在学生时代就以研究明史崭露头角而成为胡适的爱徒。据说,在他学生时代,就立下了发掘明十三陵的壮志。

在吴晗的鼎力支持下,发掘长陵的计划很快通过,并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及考古工作队。可是长陵尘封地下已五百多年,想找到地宫的入口何其难。加上历代关于帝王陵墓的文献史料,留下的记载极少。历时几个月的探访,还是一无所获。于是工作队又把发掘目标,放在了明成祖的长子明仁宗的献陵上。无奈,经过近半个月的勘察,仍然毫无线索。

一天,正当考古队员又在勘察时,无意间发现一堵红色高墙上,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几块城砖塌陷下去,露出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经过一番发掘,这里果然是定陵玄宫的入口。由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大幕,便徐徐拉开了。

标签: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挖了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