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出的?史实是什么?
感谢邀请。我是征哥哥视觉,一位专注于文化领域的头条创作者。
要问你的祖先在哪里,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我小时候,奶奶也常常告诉我,我们的老家在山西大槐树下,那时我还不知道山西在哪里,只记住了大槐树,所以每每看见大槐树,无论是哪里的大槐树,都倍感亲切。奶奶还告诉我,凡是从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人,脚的小趾甲是两掰的,我拖鞋一看,还真是,于是就深信自己祖先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的。还有一些比如解手啊之类的方言,也在证明着这个说法。
其实,现在想想不可能都是大槐树下过来的,因为大槐树下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啊?不过既然有这个说法,也一定有一定的依据。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矛盾尖锐,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迅速镇压反抗,元军采取了“拔其地,屠其城”的政策。在起义军与元军交战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人口出现了锐减。繁华一时的扬州城甚至只剩下了18户人家。 明朝建立后,致力于对人口的恢复,但随后爆发的靖难之役,再次给豫、鲁、苏北、皖北等地带来了灾难。导致出现了河北、河南“积骨成丘”,山东、皖北“人口鲜少”的惨况。而与战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河南河北两省的总人口为378.4万人,而山西一省的人口就高达403万人。 为了平衡各地区人口,尽速恢复生产,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41年间,明朝共组织了18次大规模移民,其中有12次是从山西迁出,人口达百万以上,造就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人口迁徙。
这应该就是最可信的史实吧。
说到大槐树瞬间脑子里一闪,联想到了远在山东老家滕州的大槐树,老家滕州处于山东省枣庄市辖属的县级市,此处的滕国故城是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滕城村,是国家AA级景区。
现阶段的主要的景观有:文公楼、善国碑林、周灵沼、唐古槐、壮观石、古砖刻楹联、吕祖阁、上公馆雍城遗址等。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文公楼、唐古槐、善国碑林。
曾在战国时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以方圆五十里的划为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七雄称霸的境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这真是一件历史奇迹。
滕文公在做世子时途经宋国国都彭城,曾两次问政于孟子。受到孟子的教诲,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也”。其父滕定公卒后,派然友去邹,向孟子请治丧之礼。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因丧礼久废,群臣反对。又派然友去邹。孟子说:“然不可以他求也”。于是文公行“三年之丧”,居庐尽哀,因此孝名在诸侯中传扬。以善为名弘扬正气,这也是滕国的建国立国之道!
久远的历史谁也无法诉说见证历史的迁移,故城门前的两棵古槐树就是历史的见证🙏
后经文献资料查询在明末清初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连连降下暴雨,大雨导致庄稼损毁山东境内多处受灾,不得已而迁至,也有为了战国时期躲避战乱而迁走的,也有古时丁多田少而发配到其它州郡的。
崇敬古槐,保佑后人🙏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在我国各大地区流传了六百多年,祖辈相传,妇孺皆知。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北,这里曾经是明朝初年移民的集散地,如今已经成为了明代迁民遗址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运动。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人为何要移民呢?
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们知道,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及安徽一带,由于连年战乱的原因,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但与此同时的山西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昌盛的景象。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山西地区的人口就高达四百万(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比起当年的河南和河北两省人口之和还要多(河南 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山西人口稠密之地当属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的县城。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发展经济,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朝廷便下令在洪洞广济寺设置局驻员,并发放“凭照川资”,进行集中移民。
广济寺位于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寺院规模宏大,且寺庙旁边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大槐树。而汾河滩上的老鹳在大槐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情景重现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屡迁山西民于滁和、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明朝政府就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而移民的地区更是遍及了山西五十一个县和全国十余个省市,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省是移民主要聚集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在后来的时候,从山西迁往各地的移民,一部分又转迁入到云贵川和新疆,东北地区。
洪洞大槐树移民情景再现
当然了,明朝政府实行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其意义是非常之重大的。明朝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朝的统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此外,还能很好的巩固明朝边防,维护社会安定。
在明朝洪武时期,黄河发了一次大水灾,导致中下游一大片地方被淹了。而且当时还处在战乱时,山西地理位置是个好地方,而且物质丰富,所以好多灾民选择这儿避难定居,因此一下山西人口暴涨,当时皇帝朱元璋为了各个地方人口均衡,便想办法人口搬迁,老百姓不愿离开山西这个好地方,物质丰富,天灾也少,国家为了各个地方人口均衡,就想了个办法,办法是大家不想走,官兵就须从大家意思,说不想迁走的人到大槐树下集合,结果老百姓信了,被官兵用绳子拴起来强制性迀走,害怕中途有人逃跑,便把他们脚上一个指头指甲划掉一半,如果有人跑了,有这个记号会被当场处死,再就没人跑了,所以有个说法,就是脚上小拇指指甲有两片,那就证明你是大槐树下迀出的人的子孙,一直流传到现在那个地方成为一个祭祀祖先的神树,不管怎么说发扬家乡文化也是我们每个人职责所在,我们都是炎皇之孙,祖国只有一个,发扬祖国文化是我们职责,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谢谢。
由于南宋时期奸臣贾似道的欺君瞒骗之恶行,惹怒元世祖忽必烈,元蒙铁骑越江攻宋于是开始,首当其冲的是"襄阳保卫战"。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反映了这场战争的历史片段。
从至元4年(公元1267)元军围住襄阳和樊城,到至元八年(公元1272)襄樊围困五年,到至元九年,襄樊失守,从长江中游进攻南宋的大门被"天骄"军队铁蹄踹开。
公元1278年冬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俘,1279年2月,宋军最后一役惨败,盈尸于海,陆秀夫抱着幼帝投海自尽。
元朝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国统一。
在蒙汉贵族地主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在蒙古贵族的征服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是北方的农业。
非常庆幸的是,山西省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一一右边是大黄河的咆哮,左手一指,是巍巍太行山。南边是渭河的保护。所以逃过一劫。
元朝建立伊始,即开始移民,因为只有移民才能填补因战争丧失的人口,只有移民才能增加垦殖田地。据巜元史.食货志》载:"民间恳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全国因此而恢复正常的民户共一千一百六十三万三千二百八十一户,五千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三十七人。
元朝未年,英宗以后诸帝更是贪财好色,掠夺无厌。于是加重赋税,滥发纸币,延续至顺帝时,一切腐败现象达到极点,蒙古贵族和喇嘛僧的骄横跋扈,官史贪污,地主豪强专横,与日俱增,顺帝王室更是如史书记载:"丑声秽行,著闻于外"。
明朝历时五十年的大移民,为何选在山西?偏偏又在洪洞大槐树下?
所谓大移民
明朝大移民是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从山西移民填补河南、山东等地的人口,整整经历47年。这次移民数量达到百万人之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
为何选址山西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不重视水利,对黄河泛滥置之不理,致使黄河下游河南、山东地区沦为黄泛区,大量良田被淹没,人们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瘟疫滋生,大量百姓在瘟疫中死去,在这种背景下活下来的百姓开始逃离这些地区,四处流浪。
元朝末年,中原地区战火连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都死于战争之中,最终中原户数是十不存一。
山西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外敌难以侵入,相对中原而言,环境相对稳定,因此吸引大量流民涌入。
山西拥有汾河谷地等良好地理环境,加之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相对中原人口锐减而言,山西人口急剧增长。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103450人。因此,明朝建国以后选择山西向外移民成为必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原经济快速恢复起来。
选择洪洞大槐树原因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解放前的“下南洋”,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到现在,大槐树的后人已经是遍布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至于和大槐树的关系,就是因为大家要背井离乡,都依依不舍。想寻找个能记住的东西作为标记,一回首,正好看到广济寺门前有棵高耸入云的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标签: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