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墓里西耳室有什么用?
什么叫耳室呢?耳室说白了就是主墓室旁边的小屋子,如果按照我们现在人说法,就是四合院堂屋旁边的厢房,那么搁在墓室当中它主要起一个仓库的作用。用来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品以及陪葬品。
西汉南越王墓于1986年发现,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联合进行发掘。墓位于广州越秀区的象岗山。墓室全部用砂岩大石板砌筑。
1、墓葬的简单概括
墓室分前后两部分共七室。 前部分为前室 、东( 左) 耳室 、西(右) 耳室 , 平面呈横长方 形; 后部四室 , 有主室( 后中室) 、东侧室( 后左室 ) 、西侧室( 后右室) , 三室平行纵列 , 在主室的后端由两堵石柱分隔 出一个后藏室 , 整个后部平面呈方形 。整个墓室除东 、 西耳室是掏洞砌筑的以外 , 前室和后部四室都是在米深的竖穴坑底 上用大石块砌筑起来的 ,石块接缝处用黄泥敷平。墓室全长(指后藏室后壁到前室石门坎)10.85米 , 最宽处(东耳室后壁到西耳室后壁)12.5米 。前室和二耳室高2.1米 , 后四室高2.3米 。各室用石壁 分隔 , 有门道互通 。石壁厚1.1米 , 叠砌四层 ,上下垂直 。第四层上面压“ 挑签石 ” , 再在“挑着石 ”上复盖顶盖石板( 如图 ) 。
整个墓室共铺顶盖石二十四块 , 其中后四室平铺三纵列 , 每列各五块 , 前室一块 , 东西耳室各四块 。顶盖石大小不等 , 一 般长 2.5、宽 1.5米左右 。最大的一块是前室顶盖石 , 长2.5、 宽 2.2 、厚0.24米 。 顶盖石复盖的一面都琢磨平整 , 向上的一面未加工 。前 室 、主室各有石门封闭 。石门由石相 、门框 、门 坎 、 门墩石和顶门器等组 成 。石 门两扇 , 高163厘米 , 两扇的宽度不等 , 宽78 和94.5 厘 米 , 略有差。 前室通东 、西耳 室 , 主室通东、西侧室和后藏室 , 都有通道 。五个通道都有木门的设 备 。木门已朽 ,只 存铜铺首门 环 。二石门及其门相 、前室四壁及其顶盖石上 , 都 有朱墨彩绘的卷云纹图案装饰 。其中以前室顶盖石上的彩绘纹样保存较为完整 , 其它都有较多的 残渝漫滚 。墓道在前室南边 , 南段已被推土 机铲 毁 ,全长不明 , 现存水平长10.3米 , 宽2.1一2.6米 。 底部分两级 : 由墓门往南长6.3米为平底 , 与墓内的前室底齐平; 再前呈斜坡式 , 斜度2 3度 。在斜坡道尽端和墓门前都有埋葬 。墓室顶上的竖穴坑填土和墓道中的填土全部 经过夯打 。 墓室顶 的填土夯打坚实 , 层次分明 。 墓道填土系原坑土回填 , 夯打比较粗。
2、耳室的作用及南越王墓西耳室的功能
古时候贵族下葬都有不同的规格,其中中间面南朝北的最大那间叫做主室,左右两边的房间叫做耳室,一般用来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品以及陪葬品。
第一代南越王是赵佗,河北正定县人。活了103岁,儿子翘辫子了他还活着,最后只好把王位传给了孙子赵眜,赵眜成了第二代南越王。
第三代南越王是赵婴齐。其后,赵婴齐又把王位传给了次子哀王赵兴,赵兴成为第四代的南越王。年幼的赵兴没当几上几天南越王,就被丞相吕嘉发动政变,并将其杀害。
哀王赵兴死后,吕嘉拥立赵婴齐的长子,术阳王赵建德为第五代南越王。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至今仍未被找到。
如果把赵佗也算作皇帝的话,那么,他就是开创了中国帝王秘葬的先河。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派了三千士兵到广州,挖了将近半个广州城,仍然找不到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于上世纪80年代被意外发现。
当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要在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盖宿舍大楼,挖大楼基础墙时,无意中发现沉睡了两千年的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其位置即现在的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墓早在三国时期已被盗
三国的孙权,在位时盗过不少的汉墓,在尝到甜头后,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赵佗墓上。
大葆台汉墓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大葆台西汉墓(DabaotaiHanDynastyTombs),为中国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1号墓保存较好,是最早发现的结构清晰的黄肠题凑墓。此墓坟丘高8米,南北90米、东西50.7米;墓圹底部长23.2米,宽18米。墓道在南,与甬道相接的一段用木材构筑。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1982年12月对社会开放。中文名称大葆台西汉墓外文名称DabaotaiHanDynastyTombs别名宝台、保台所属地区北京地理位置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地理位置大葆台西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是中国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在1982年12月对社会开放。
标签: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