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一般!谚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是真的吗?
下面这段话讲的是科学道理,当然是正确的。
这样阴历年和阳历年一年的时间相差在11天的时间,也就是阴历年平均为354天,而阳历年平均为365天。阴历年和阳历年三年的时间相差在33天,也就是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的农历年闰一个月。
俗话说“三年两不闰,一年打两春”,也就是说农历年闰月,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但并非是两个春天。因为春季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年只有一个春天。
农历年闰月的规律,一般是19年里闰7年闰月,就是为了阴历年和阳历年时间相差的平衡性。而阳历年也是闰年的,一般是每4年闰一次,只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有了阳历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的规律。
一般遇到农历闰月的年份,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所以叫双春年。
这段话说完了,接下去就该引出“两春夹一冬”会有什么后果。从上面这段科学引文来看,没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后果。因为一年里出现两个立春,不过是两历岁首对齐日期排队遇到闰年时的结果,跟天气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是,谚语是老农经验的结晶呀,博大精深的呀!于是就曲为之解,弄出许多莫须有的因果联系。这里面的“因为、所以”是用“想当然”和“也许会”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科学证明。
“一年内是两个立春的节气”,这里的“一年”是农历的一年,而立春是阳历上的东西,一年只有一个。虽然阳历比阴历一年的天数多,可是逢到阴历闰年,它的一年天数要比阳历长出十几天。于是这一年的阴历可以跨两个阳历年分,那么这一年里自然就会有两个立春了。你看,和下一年的天气、年景有什么关系?
引文里正确地说明了农历闰年会有两个立春的道理,而下文又为了证明谚语,把自己的立论抛开了。
这个平台上的一个通病,就是不注意或干脆不讲逻辑。
2023年不一般!谚语“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春”。“两春”是指一年内(农历)有两个立春的节气,不是有两个春天。
农历一年内恰逢两个立春节气的“双春年”,“双春年”是喜庆年,在老辈人看来,“双春年”有头有尾,意味着所有事情都能善始善终。
“两春夹一冬,必定是灾年”说的是以前封建社会的农村。那时候,由于“双春年”的冬天比较寒冷,牲口、庄稼有可能会被严寒天气冻死,导致瘟疫之类的传染病容易传染,所以老话有这么一说。
但现在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变化更大,农民收入增长,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除了贫困,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科技引领,为农民提供便利优质的科普服务。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提速,吸引了很多回乡创业的人员,相信未来的农村发展潜力更大。
目前,我们发现,国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提高国内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发展信心,中国的粮食稳定肯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我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不可能出现国外粮慌,大家也不必担心。希望如期而至的春天不仅有春天的温暖,还有疫情面前平安的你我!
标签: 2023将爆发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