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里乡居楼,洼里乡居楼 重新开放

ysladmin 6 0

北京亲子乐园标杆“洼里乡居”被拆,多业态组合如何再度创新?

北京洼里乡居楼拆除,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被拆。

据了解,此次拆除的是游乐场,餐饮等一些建筑区域,保留了种植区和养殖区。很明显,这是农业用地,只能做与农业相关的规划,用于做其他商业用途,都是违法的,必将拆除,恢复土地原貌。

如今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占着农业用地,做其他商业项目,如餐饮、游乐园、度假村、甚至私建住房对外销售,这些不是在创新,而是打着农业旗号做违法经营。

洼里乡居楼,洼里乡居楼 重新开放-第1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多业态发展,不能脱离主体。你是做农业,就要以农业为主,保护生态环境,种植优质的农产品,自然就会吸引游客采摘游玩。并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营一些休闲体验活动,农家乐,农产品深加工,甚至周边民居改造等,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也能带动周边乡村建设,打造宜居生态乡村,才是多业态发展之路。

休闲农场如何做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让游客能流连忘返,终归脱离不了最基本的“吃、住、行、游、乐、购”,有创新、有服务、有差异、有变化,抓住年龄大的、不放过年龄小的。

但我主要想说说农业的基本政策,说完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提问是个“伪命题”!

洼里乡居楼,洼里乡居楼 重新开放-第2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农业用地在国家政策上与商业用地有本质的区别。农业用地国家允许有5%的基础配套设施用地,划重点:基础配套设施用地是指用于建设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的建筑,简单点说就是满足仓库、宿舍、厨房、机房等功能。重点中的重点:不能用于商业经营。而现代农业旅游中的“吃住乐购”都属于商业性质,因此,按现有政策是不允许的。既然不允许,这个问题就是伪命题了。

之前,地方政府对这个政策的态度是放任,但是秦岭事件后,全国开始严查,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在搞生态农业的估计都不好受。

我是支持国家的政策的,但是发现问题,应该考虑调整,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不能因哽废食。

洼里乡居楼,洼里乡居楼 重新开放-第3张图片-奥莱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之前也有做生态农业和分享农场的想法,只是自己才疏学浅,切脱离农业时间太久,阅历又不够丰富,针对这个提问就简单说下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做观光农业、家庭农场,其实就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去创新、创收,在遵守国家农业政策的前提下,应争取政策支持,在农业基础上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景致、农业学习互动科目、采摘分享、有机食品、农业项目游戏等,为增加客户粘性利用小程序分享有礼、领养领种,有机农作物、牲畜动物溯源标签等,还可以培养会员带动,区块帮种等办法,为了增加效益和品牌效应,可以根据地域、民族区域性等特点打造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的农业种植养殖园,这样对游客具有较大引力,环境卫生整洁,设施完善是最重要的一点。

去过几个休闲农场,没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转悠几个小时就走了。

比如北京的洼里乡居楼,这算是北京近郊最火的休闲农场了,但如果不是带着孩子,有几个大人愿意去玩?

亚龙湾玫瑰谷,号称亚洲最大玫瑰主题公园,设施配套都挺不错,但大半去的人都是三亚旅游的跟团游客,游玩时间有限,仓促嘈杂,闹哄哄的。

在我看来,我们休闲农场最大问题在于杂乱无章。但凡是个农场,总是要种这个,养点那个,再建一些拓展设施,圈一些小动物,弄个死水小池塘。

因为游客都是周边城里人,一般1日游即结束了。那么,作为休闲农场最主流游客——亲子家庭最关注哪些呢?

第一是停车,开车到目的地了,怎么也不能让停车这事儿影响心情啊,偏偏这一环节,一到节假日,好多农场做的不到位,不是周边农家收费,就是绕半天没地方停,即使停下来,离进场嗷嗷远,领着孩子牵着狗,拿着大包小包吃的喝的走老远,你说农场有卖吃喝的?对不起,有娃的家庭只要出门多半自己带老些东西。

第二是设施,面积不在大不大,但农场里的硬件不能经久失修的样子,这样的话会给游客感觉你这没什么人气,赚不到钱,也无人打理。人来了一次肯定不会再来第二次,也不会推荐给朋友。

曾经我去一个比较著名的农场(创始人可以说是业内休闲农场KOL),进去就傻眼了,没什么人流不说,那设施都陈旧、破损了,看起来破败不堪,沿途大喇叭一直播放的是劲爆的音乐,听着都焦躁,我还就这事给客服打电话投诉了,也不顶用。

第三是主题,这点我们可以看日本的菠萝农场和美国的南瓜农场、台湾的薰衣草农场,他们总是围绕一个主题,且接待的游客是来自全球的,不是针对50里范围内的城市游客。会设置很多让人参与的软游戏(非硬件设施),如彩绘、戏剧、魔术、迷宫、乐队演出等等。

标签: 洼里乡居楼